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是如何规定的?
我想知道我国刑法在时间方面的效力规定是怎样的。比如一个行为发生在旧法施行期间,审判时新法已经生效,这种情况下该适用哪个法律呢?我不太清楚刑法时间效力这块的具体规则,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刑法的时间效力,简单来说,就是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主要涉及到刑法的生效时间、失效时间以及刑法的溯及力这几个方面。 首先是生效时间,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公布之日起生效,也就是法律公布之后马上就开始施行,立即产生法律效力。另一种是公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才生效,这样做是为了给司法机关和社会公众留出时间来学习和适应新的法律规定。 其次是失效时间,也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明示废止,就是由立法机关明确宣布某个法律失效。另一种是默示废止,当新的法律颁布后,旧的同类法律自然失去效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刑法的溯及力问题。我国刑法采用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也就是说,原则上适用行为时的旧法,但如果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罚更轻,就适用新法。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让人们不会因为事后法律的变化而受到更不利的处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