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二手房常见的二手房合同纠纷有哪些?
最近打算买套二手房,签合同前想多了解些情况。就怕之后出现合同纠纷,影响自己权益。想知道在购买二手房过程中,常见的合同纠纷都有哪些方面,提前心里有个底,避免踩坑。
展开


在购买二手房时,常见的二手房合同纠纷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卖家毁约纠纷。比如房价上涨过快时,卖家可能会后悔当初的售价,从而毁约不履行合同。从法律角度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这意味着如果卖家毁约,买家有权要求卖家承担相应责任。 其次是共有权人问题引发的纠纷。有的房子可能存在房产登记簿未列明的共有权人,若这些共有权人未签字同意出售房屋,后续就可能产生纠纷。因为房屋属于共有财产,所有共有权人对房屋的处置都有话语权。 再者是户口迁移纠纷。二手房买卖合同通常虽有关于户口及时迁移的约定,但对不能及时迁移的违约责任往往未明确。一旦卖家不及时迁移户口,买家就会陷入困扰。根据相关法律精神,合同约定应尽量明确具体责任,以保障双方权益。 然后是税金约定纠纷。实务中,很多时候约定由买房人承担全部税金,卖房人的契税、所得税等均由买房人承担。但如果事先没有明确清楚,在交税环节就容易产生分歧。法律规定,交易双方应在合同中清晰约定税金承担方式,避免争议。 最后是房屋权属及抵押、查封纠纷。如果在买房前没有查看房产证,也未到房产局了解房产状况以及抵押、查封情况,可能买到存在问题的房子,导致合同无法正常履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权属有争议、被依法查封等情况的房产不得转让。 相关概念: 主体资格:指参与法律关系,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共有权人:指对同一房屋共同享有所有权的人。 违约责任: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应承担的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