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交通工伤认定程序是怎样的?


上下班交通工伤认定程序,是指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因交通事故等情况申请认定为工伤时需要遵循的步骤和要求。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要明确认定上下班交通工伤是有条件的。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这意味着,职工在事故中不能承担主要责任,比如不能是因为自己闯红灯、酒驾等自身重大过错导致的事故。 接着是申请时间。用人单位应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而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然后是申请时需要准备的材料。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第六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对于上下班交通工伤,还需要提供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等能证明事故情况和责任划分的材料。 之后就是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受理和审核过程。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会在15日内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完整的,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材料不完整的,会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最后,如果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总之,上下班交通工伤认定程序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要求,职工和用人单位都要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时间来办理,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