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途中如何进行工伤认定?
我在上下班路上发生了意外受伤,不太清楚这能不能算工伤。想了解一下,到底怎样才会被认定为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的标准是什么,具体又该走哪些流程来认定呢,希望能有人详细说说。
展开


在我国,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是有明确规定和条件的。 首先,需要满足四个主要条件。一是合理时间,这不仅仅指正常的上下班时间,像加班后回家,或者因合理原因导致上下班时间有一定延迟或提前,都可以认为是合理时间。例如,单位临时安排加班,结束后回家途中受伤,就可能符合合理时间的要求。 二是合理路线,它是职工从居住地点到工作地点之间的正常路线,包括正常上下班途中的道路、乘坐公交地铁的常规路线等。而且途中合理绕路也算,比如顺路去菜市场买菜,只要符合常理,也属于合理路线。 三是非本人主要责任,如果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等伤害事故,只有本人不承担主要责任才可能认定为工伤。比如被对方闯红灯撞到,自己无责或者承担次要责任等情况。 四是属于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等情形,只有是这些规定类型的伤害事故,才有可能被认定为工伤。 相关法律依据是《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认定流程一般是,首先用人单位要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时要提交相关材料,比如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根据提交的材料进行调查核实,最终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