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公园征地补偿标准具体是多少?遭到非法强拆后该怎么办?


建公园征地补偿标准并不是固定统一的数额,而是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主要依据土地类型、土地年产值、土地区位登记、农用地等级、人均耕地数量、土地供求关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水平保障等,再依据片区划分用于征地补偿综合计算。拆迁补偿标准的调整由市县人民政府公布,各地政府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当地人均收入增长幅度等情况,每2至3年对征地补偿标准进行调整。各类具体的价格补偿标准由区县物价局依据当地经济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等情况进行定价。 例如,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不过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标准规定。 如果遭到非法强拆,可以参考以下做法: 首先,及时报警。警察在接到公民报警后,有出警的义务。若警察到达现场未阻止非法强拆的行为,或者因故未能到达现场,当事人可在事后到县公安局书面报警,警方有义务对破坏公民财产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如不立案,当事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促使警察立案调查。 其次,摄影摄像,固定现场证据。强拆现场是事后维权的重要证据,要第一时间对强拆实施现场进行摄影摄像,注意不要靠太近,以免摄像设备被抢夺或损毁,但画面要清楚,包括强拆实施过程、参与强拆的人员情况等,最好同时有一人近前录音,录好后不要轻易从原始设备中删除,条件允许时应保留在原始摄录设备上并备份。 最后,及时委托律师介入,调查取证,提起诉讼。强拆现场情况复杂,背后的法律关系错综复杂,专业律师能更好地帮助当事人维护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