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存适用的条件是什么?
我在处理一些经济事务时,涉及到提存相关问题。不太清楚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进行提存。想具体了解一下,提存适用的条件都有哪些,希望能有个详细、明白的解释,好让我心里有底。
展开


提存,简单来说,就是当债务人由于某些原因难以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时,把债务标的物交给有关部门保存的一种行为。提存之后,就相当于债务人已经履行了债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条规定,提存适用的条件如下: 首先,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比如,双方约定好了交货时间和地点,债务人按时送去货物,但债权人没有合理原因,就是不接收货物,这种情况下债务人就可能适用提存。 其次,债权人下落不明。这意味着债务人找不到债权人在哪里,没办法按照约定把东西交给债权人,比如债权人搬家后没有通知债务人,也没有留下新的联系方式,导致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此时可以提存。 再次,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遗产管理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要是债权人去世了,却一时找不到继承人来接收债务履行的标的物;或者债权人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却还没有确定好由谁来当监护人,那么债务人难以履行债务,就可以选择提存。 最后,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这是一个兜底条款,以应对一些法律明确规定的特殊情况,虽然比较宽泛,但也必须有法律依据才能适用。 另外,如果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债务人依法可以拍卖或者变卖标的物,提存所得的价款。例如,一些易腐烂变质的物品,就不适合长期提存,这种情况下债务人就可以采取拍卖或变卖的方式处理后提存价款。 相关概念: 提存:是指债务人履行其到期债务时,因债权人的原因无正当理由而拒绝受领,或者因债权人下落不明等原因无法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时,可依法将其履行债务的标的物送交有关部门,以代替履行的制度。 后合同义务:是指在合同终止后,当事人根据诚实信用原则而应当履行的旨在维护给付效果或者妥善处理合同终止事宜的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