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期食品的处置措施,哪些是正确的?
我开了一 家小超市,最近盘点发现有一些食品过期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过期食品,直接扔掉怕不符合规定,不扔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想了解一下,从法律角度来说,关于过期食品的正确处置措施有哪些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过期食品的处置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合理合法地处理过期食品,不仅关乎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也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环节。
首先,商家一旦发现食品过期,必须立即停止销售该食品。这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要求,该法明确规定禁止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也就是说,只要食品过了保质期,就不能再摆上货架卖给消费者,否则就属于违法行为。
接着,要对过期食品进行专门的存放。不能将过期食品和正常销售的食品混放在一起,最好设立专门的区域来存放,并且要做好明显的标识,注明“过期食品”字样。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误售,防止过期食品再次流入市场。
然后,商家需要建立食品过期处置记录制度。详细记录过期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购进日期、过期原因、处置方式和处置时间等信息。这一要求同样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记录要保存一定的期限,以备监管部门检查。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追溯和管理,也能体现商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负责。
对于过期食品的处置方式,常见的是进行销毁。销毁过程要保证食品无法再被食用,比如采取粉碎、焚烧等方式。而且销毁过程最好有相关的记录,比如拍照、视频等,以证明过期食品已经被妥善处理。如果商家没有能力自行销毁,也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处理公司进行处理,但要签订相关的协议,并保存好凭证。
此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对商家处理过期食品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商家违反相关规定,比如继续销售过期食品、不按规定处置过期食品等,将会面临相应的法律处罚。处罚措施包括罚款、吊销许可证等,情节严重的还可能会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正确处置过期食品是商家应尽的法律义务,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商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处理过期食品,以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