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房房产证办理流程及费用是怎样的?


拆迁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置房,是政府在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时,对被拆迁住户进行安置所建的房屋。办理拆迁房房产证,不仅是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也是日后房产交易、抵押等行为的必要前提。 首先,我们来看看办理拆迁房房产证的流程。第一步是房地产评估。这个步骤一般由专业的评估公司负责,他们会到现场对房屋进行勘察,根据房屋的地段、楼层、面积等因素,结合市场行情,确定房屋的价值。这就好比我们去市场上卖东西,得先知道这个东西大概值多少钱。 第二步是交营业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个人销售不动产需要缴纳营业税。不过,对于拆迁安置房,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能会有税收优惠政策。具体的缴纳标准和优惠政策可以咨询当地的税务部门。 第三步是办理房产证过户。这一步需要买卖双方到当地的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产权转移手续。买卖双方需要提交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购房合同等相关材料。工作人员会对这些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办理产权过户手续。 第四步是领取房产证。在办理完产权过户手续后,买方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到房地产交易中心领取新的房产证。领取房产证时,需要携带本人身份证和缴费凭证。 接下来,我们说说办理拆迁房房产证的费用。费用主要包括契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交易手续费、登记费等。契税是根据房屋的面积和购房人的情况来确定的,一般为房屋总价的1% - 3%。营业税的缴纳标准根据房屋的年限和面积来确定,一般为房屋总价的5.5%。个人所得税一般为房屋增值部分的20%。交易手续费一般为每平方米3元,登记费一般为80元。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拆迁房房产证办理流程和费用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办理房产证之前,建议你先咨询当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了解具体的办理流程和费用标准。这样可以避免因为不了解相关规定而耽误时间和增加不必要的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