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和法院有什么区别?
我最近遇到个纠纷,在考虑是走仲裁还是去法院解决。但不太清楚这两者具体有啥不同,比如流程、效力、费用这些方面,想了解一下仲裁和法院到底有哪些区别,以便我做决定。
展开


仲裁和法院作为解决争议的两种重要途径,它们存在诸多区别。 从启动方式来看,仲裁的启动依赖于双方当事人事先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只有达成了有效的仲裁协议,仲裁机构才会受理案件。例如,甲和乙签订合同,约定若发生纠纷提交某仲裁委员会仲裁,那么后续产生纠纷时,才可通过该仲裁委员会解决。而法院诉讼则不要求当事人之间有类似协议,只要一方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符合法定的起诉条件,就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在受案范围上,仲裁主要受理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但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以及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法院的受案范围更为广泛,几乎涵盖了各类民事、刑事、行政纠纷。 仲裁庭的组成方式较为灵活,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规则选定仲裁员。比如,双方可以各自选定一名仲裁员,再共同选定一名首席仲裁员组成仲裁庭。而法院的审判人员是由法院指定的,当事人一般不能自行选择。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意味着仲裁裁决一旦作出就立即生效。而法院诉讼一般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仲裁通常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能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法院审理案件一般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案件除外。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这些区别得以明确界定,当事人在选择解决纠纷的方式时,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综合考虑。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