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立案登记与登记立案有什么区别?

我去法院处理一些纠纷,听到立案登记和登记立案这两个说法,不太明白它们到底有啥不一样。我就想知道这俩概念在实际操作中有啥区别,对我这种去法院办事的人会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呢?
展开 view-more
  • #立案区别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立案登记和登记立案是司法实践中容易让人混淆的两个概念,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它们的区别。 首先解释一下立案登记。立案登记是一种立案的工作机制,它主要强调的是对当事人提交的立案材料进行形式上的登记。在这种机制下,法院会对当事人提交的起诉、自诉等材料进行接收和记录,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案件一定会进入到正式的审理程序。这就好比去图书馆借书,工作人员先把你要借的书信息登记下来,但还需要检查书是否可以外借等情况。《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到了立案登记的相关要求,法院要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当场予以登记立案;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予以释明。 而登记立案则更侧重于结果。它意味着只要当事人提交的材料符合法律规定的立案条件,法院就会直接给予立案,案件正式进入到司法程序中。简单来说,登记立案就是完成了立案这个动作,就像你在图书馆成功借到了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比如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等。当当事人的起诉满足这些条件时,法院就会登记立案。 总的来说,立案登记是一个前置的工作步骤,侧重于材料的接收和记录;登记立案是符合条件后的结果,标志着案件正式启动司法程序。它们在法律程序中的阶段和意义是不同的。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