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审判立案和执行立案?
我不太清楚审判立案和执行立案的区别。之前和别人有个纠纷,听说要先立案,有人说审判立案,有人说执行立案,我就懵了。我就想知道这俩到底是啥,有啥不一样,在我这个纠纷里该用哪个立案。
展开


审判立案和执行立案是司法程序中两个不同阶段的立案程序,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审判立案指的是法院对当事人提交的起诉材料进行审查,当认为符合法定条件时,决定将该案件纳入审判程序的活动。简单来说,就是你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或者和别人有了纠纷,你到法院去告状,法院经过查看你提交的材料,认为可以受理这个案子,就会给你立案,然后安排法官来审理这个案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只要满足这些条件,法院就会审判立案。 执行立案则是在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或其他法律文书生效后,义务人没有按照文书的要求履行义务,权利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条件,决定启动执行程序的活动。比如,法院判决对方要赔给你一笔钱,但是对方一直不给,这时候你就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立案,让法院采取措施,强制对方把钱给你。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申请执行立案需要有生效的法律文书、有给付内容且执行标的和被执行人明确、义务人在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期限内未履行义务等条件。 总的来说,审判立案是开启案件的审理程序,目的是通过法院的审理来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执行立案是在审判结果生效后,为了实现权利人的权利而启动的程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