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立案和执行立案的区别是什么?
我最近涉及一个法律纠纷,去法院咨询的时候提到了审判立案和执行立案。我不太明白这两者到底有啥区别,是在流程上不一样,还是在目的上有差异呢?我想弄清楚这两者的不同之处,以便更好地处理我的案子。
展开


审判立案和执行立案是司法程序中两个不同阶段的立案类型,它们存在多方面的区别。 首先是目的不同。审判立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法院的审理活动,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进行公正的裁决,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比如张三起诉李四归还借款,法院进行审判立案后,会依据相关证据和法律规定来判断李四是否应当还钱以及还多少。而执行立案则是在审判结果生效后,当负有义务的一方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权利方为了实现自己的权利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迫使义务方履行义务。 其次是条件不同。审判立案的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只要符合这些条件,法院就会进行审判立案。而执行立案则要求有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如判决书、裁定书等,并且义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未履行义务,权利人才可以申请执行立案。 再者是程序不同。审判立案后,法院会按照法定的审判程序,如开庭审理、法庭调查、辩论等环节,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而执行立案后,法院执行机构会采取一系列执行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财产,查封、拍卖被执行人的物品等,以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