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立案和执行立案该选哪个?
我有个纠纷的事儿,有人建议我去立案,但我听说有审判立案和执行立案两种。我不太清楚这俩有啥区别,也不知道自己这种情况该选哪个立案。我就是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拿到应有的权益,现在完全一头雾水,不知道咋选。
展开


审判立案和执行立案是司法程序中两个不同阶段的立案类型,在选择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审判立案是指法院对当事人提起的诉讼请求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法定条件时,决定将其作为一个案件进行审理的程序。它主要针对的是当事人之间存在的纠纷,需要法院通过审理来查明事实、适用法律,作出裁判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比如,甲卖给乙一批货物,乙却没按约定付款,甲就可以通过审判立案,让法院来判定乙是否该付款以及付多少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执行立案则是在法院作出的裁判文书生效后,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义务时,另一方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对该申请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条件时予以立案的程序。简单来说,就是当你拿到了胜诉的判决书,但对方不按照判决履行,你就可以申请执行立案,借助法院的强制力来实现自己的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所以,如果你的纠纷还没有经过法院审理,没有生效的裁判文书,那你应该选择审判立案,先让法院对纠纷进行审理和判决。要是已经有了生效的裁判文书,但对方不履行义务,此时就需要选择执行立案,通过强制执行程序来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