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被执行人和历史被执行人有什么区别?

我收到一份文件提到被执行人和历史被执行人,不太清楚这两者到底有啥不一样。我想知道它们在法律上的定义、状态以及对当事人的影响都有哪些不同,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view-more
  • #被执行人
  • #历史被执行人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被执行人和历史被执行人是在法院执行程序中出现的两个概念,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 被执行人是指在法院的生效法律文书(如判决书、调解书等)规定的履行期限内,未履行相应义务,从而被申请强制执行的当事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一旦进入执行程序,法院有权采取多种执行措施来强制被执行人履行义务。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同时,被执行人还可能会面临一些限制,像限制高消费,不能乘坐飞机、高铁一等座等,在信用记录方面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历史被执行人则是指曾经是被执行人,但现在已经履行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全部义务,或者通过其他法定方式(如和解、终结执行等)使得执行程序终结的当事人。当被执行人履行完义务后,法院会将其有关信息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历史被执行人不再受到执行措施的约束和限制,信用记录也会逐渐恢复正常。不过,曾经被执行的记录在法院系统可能会有留存。 总的来说,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是否还处于被强制执行的状态。被执行人正处于执行阶段,要承担相应的执行压力和限制;而历史被执行人已经完成执行相关事宜,不再面临执行方面的负担。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