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和老赖有什么区别?
我收到了法院的执行通知,成了被执行人,但我不是不想还钱,是暂时没能力。我想知道被执行和老赖到底有啥区别啊?是不是成了被执行人就跟老赖一样了,会有很多限制和不好的影响吗?
展开


被执行人和老赖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 被执行人,是指在法定的上诉期满后,或终审判决作出后,未履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并进入执行程序的当事人。简单来说,就是有生效的法律文书要求其履行一定义务,但还没履行,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对其采取执行措施,这个人就成为了被执行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财产等。一般情况下,被执行人只是处于执行程序中,并不一定就是故意不还钱或者不履行义务。 老赖,准确地说叫失信被执行人。当被执行人存在特定情形时,才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些情形包括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一旦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就会受到很多限制,比如限制高消费,不能乘坐飞机、高铁,子女不能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 所以,被执行人不一定是老赖,只有符合法定情形被列入失信名单后才成为老赖。二者在概念、产生原因和面临的限制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区别。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