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立案和党纪立案有什么区别?
我在关注公职人员违规违纪处理时,看到有政务立案和党纪立案这两种说法。不太明白它们具体有啥不一样,想知道在适用对象、处理流程、依据的法规等方面,这两者到底存在哪些区别,希望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政务立案和党纪立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首先是适用对象不同。政务立案主要针对的是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这里的公职人员范围很广,包括公务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等。而党纪立案则是针对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党组织。也就是说,只有是党员或者党组织出现违反党纪的情况,才会启动党纪立案程序。 其次依据的法律和纪律规定不同。政务立案的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明确了公职人员的哪些行为属于违法,以及违法后应受到怎样的政务处分。党纪立案依据的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这些法规详细规定了党员和党组织违反党纪的各种情形以及相应的处分措施。 再者处理主体不同。政务立案由监察机关负责,监察机关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党纪立案则由党的纪律检查机关负责,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是党内监督专责机关,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 最后处分后果不同。受到政务立案处理的公职人员,可能会面临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这些处分会影响其职务、工资待遇等。而受到党纪立案处理的党员和党组织,会根据违纪的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党纪处分,如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等,这会对党员的政治生命和党内地位产生重大影响。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