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医保卡支付和自费有什么区别?
我去医院看病,不太清楚用医保卡支付和自己全额掏钱有啥不一样。是报销比例不同,还是在能看的病上有差别呢?想了解下这两种支付方式在费用、报销范围、使用场景等方面的具体区别。
展开


用医保卡支付和自费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从费用负担角度来看,医保卡支付能减轻个人的费用压力。医保卡分为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个人账户里的钱是参保人自己缴纳并积累下来的,可用于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费用、购药费用等。而统筹账户则是用于报销符合规定的住院费用等。例如,参保人住院治疗花费了1万元,在扣除起付线和部分自费项目后,如果报销比例是80%,那么统筹账户会支付8000元,个人只需承担剩余的2000元(不考虑个人账户支付情况)。若选择自费,则需要自己承担全部1万元费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在报销范围上,医保卡支付是有一定限制的。只有在医保规定的范围内的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才能使用医保卡报销。像一些进口药品、特殊的美容整形项目等可能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这时就只能自费。例如,某癌症患者使用一种新的进口抗癌药,这种药不在医保目录内,即使有医保卡也只能自己掏钱购买。 使用场景也有所不同。医保卡通常需要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使用。参保人去非定点的医疗机构就医,一般情况下医保是不予报销的,只能自费。而且在就医时,需要先进行医保登记等手续才能顺利使用医保卡报销。比如,小王去外地出差突发疾病,在当地一家非定点医院急诊治疗,这种情况下费用可能无法通过医保卡直接报销,需要自己先垫付,然后按照当地医保规定的流程进行手工报销。 综上所述,医保卡支付和自费在费用、报销范围和使用场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了解这些区别能帮助我们在就医时更好地规划费用和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