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签约和已备案有什么区别?


已签约和已备案是房产交易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重要环节,它们在概念、法律效力和办理流程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首先,从概念上来说,签约通常指的是买卖双方签订购房合同。这是一种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明确了交易的具体内容,比如房屋的位置、面积、价格、付款方式以及交房时间等重要条款。简单来讲,签约就是双方就交易事项达成了一致意见,用合同把这些约定固定下来。而备案一般是指购房合同备案,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与购房者签订合同后,将合同信息上传到房地产管理部门的系统进行登记的过程。 在法律效力方面,签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一旦双方签订了合同,就受到合同条款的约束,如果一方违约,另一方可以依据合同追究其违约责任。然而,签约并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也就是说,如果开发商将已经签约的房屋又卖给了其他人,购房者不能仅仅凭借签约合同就阻止这种情况发生。而备案则具有更强的法律效力。依据《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自商品房预售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到商品房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和负责土地管理工作的部门备案。备案后,该房屋的交易情况就会在房地产管理部门登记在册,具有公示作用,能够对抗第三人。如果开发商再将该房屋卖给他人,就属于违法行为。 从办理流程来看,签约是买卖双方之间的行为,一般是在售楼处或者其他约定地点,双方协商一致后签订合同。而备案则需要开发商在签约后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将合同信息上传到房地产管理部门的系统,并提交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只有审核通过后,才算完成备案手续。 综上所述,已签约和已备案在房产交易中都非常重要。签约是交易的基础,确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备案则是对交易的进一步保障,增强了合同的法律效力和公示性。购房者在购房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签约环节,也要关注合同备案情况,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