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存在过失犯罪的情况吗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对诈骗犯罪这一块有个疑问。看到很多诈骗案例好像都是故意为之,但我就想不明白,难道就不存在因为过失导致的诈骗情况吗?想了解下从法律角度,诈骗有没有可能是过失造成的。
展开


诈骗没有过失犯罪,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所谓过失犯罪,简单来说,就是因为行为人粗心、大意或者没有尽到应有的合理注意义务,从而导致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而故意犯罪呢,是指行为人心里很清楚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还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其基本构造为:首先行为人以不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然后让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接着被害人基于这个错误认识处分财产;随后行为人取得财产;最终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整个过程都体现出行为人是故意而为之,并非过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 或者管制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这也从法律规定层面表明诈骗罪是故意犯罪。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有人因疏忽导致他人财产损失,一般不会认定为诈骗罪。例如在普通的经济往来中,因计算失误等导致对方财产损失,可能会通过民事途径解决纠纷,而不是以诈骗罪论处。 相关概念: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行为会危害社会,还希望或放任结果发生而构成的犯罪。 过失犯罪:因疏忽大意或没尽合理注意义务导致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