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交税该怎么交?


股权激励交税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股权激励的概念。股权激励是企业为了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常见的方式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权等。当员工通过这些方式获得收益时,就涉及到交税的问题。 在我国,对于股权激励所得,一般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等相关规定,员工行权时,其从企业取得股票的实际购买价(施权价)低于购买日公平市场价(指该股票当日的收盘价,下同)的差额,是因员工在企业的表现和业绩情况而取得的与任职、受雇有关的所得,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应纳税额=(股票期权形式的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规定月份数×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规定月份数。这里的规定月份数,是指员工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票期权形式工资薪金所得的境内工作期间月份数,长于12个月的,按12个月计算。 纳税时间方面,一般是在行权日所在的月份进行纳税申报。通常由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企业负责代扣代缴税款,也就是说企业会在发放相关收益时,直接扣除应缴纳的税款,然后统一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 此外,如果员工将行权后的股票再转让时获得的高于购买日公平市场价的差额,是因个人在证券二级市场上转让股票等有价证券而获得的所得,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适用的征免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目前,个人转让境内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但转让境外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需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总之,股权激励交税涉及到多种情况和规定,建议您及时与所在企业的财务部门沟通,了解具体的交税流程和金额,确保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