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玉米油的质量检测包括哪些?


在我国,成品玉米油的质量检测包含多个方面,这些检测内容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以确保玉米油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首先是感官指标检测。这主要是通过我们的视觉、嗅觉和味觉来初步判断玉米油的质量。比如色泽,正常的玉米油应该有特定的颜色范围,如果颜色过深或有异常色泽,可能意味着油的质量存在问题;透明度方面,清澈透明的油通常质量较好,若有浑浊或沉淀,则可能不符合要求;气味上,玉米油应有其本身的清香气味,不能有酸败、异味等情况。《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GB 2716 - 2018)对植物油的感官要求做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同样适用于玉米油。 其次是理化指标检测。酸价是衡量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指标,酸价过高说明油的水解程度较大,可能已经开始变质。过氧化值反映油脂中过氧化物的含量,过氧化物是油脂氧化的中间产物,过氧化值超标意味着油脂已经发生氧化,食用后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对酸价、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都设定了相应的限量值。此外,还有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等指标,这些指标过高也会影响玉米油的品质和储存稳定性。 再者是营养成分检测。玉米油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E、植物甾醇等。检测这些营养成分的含量,可以了解玉米油的营养价值。虽然目前没有强制标准要求必须达到一定的营养成分含量,但准确标注营养成分信息是企业的责任,这关系到消费者的知情权。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 - 2011),企业需要在产品标签上准确标注营养成分表,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以及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或声称。 另外,还会进行污染物和农药残留检测。铅、砷等重金属污染物可能在玉米种植、加工过程中进入玉米油,这些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农药残留也是需要检测的重要方面,如果玉米在种植过程中使用了过量的农药,残留的农药会随着加工进入油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 - 2017)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 - 2021)对食品中的污染物和农药残留限量做出了规定,玉米油必须符合这些标准。 微生物检测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油脂变质,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系列标准对各类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和限量要求做了详细规定,确保玉米油在微生物指标上符合安全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