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购买食品时遇到质量问题该怎么办?

我前几天买了些食品,吃的时候发现有异味,感觉像是质量有问题。我不太清楚该怎么处理这种情况,想知道具体能采取哪些办法来维护自己权益,要是商家不配合怎么办,能得到什么赔偿之类的。
展开 view-more
  • #食品维权
  • #质量问题
  • #消费投诉
  • #法律赔偿
  • #食品安全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当购买食品遇到质量问题时,有多种途径可以解决。 首先,尝试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这是最便捷的方式,直接找商家沟通,说明食品质量问题,提出合理诉求,像退货退款、换货等。比如买的面包有发霉情况,和商家协商让其处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有义务保证商品质量。 若协商不成,可以请求调解。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他们会帮忙调解纠纷。投诉时要书面投诉(部分消协也接受传真投诉),明确投诉对象、理由、要求,提供购买凭证复印件等,并留下联系方式。 还能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比如拨打12315热线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也可以通过信件、现场、12315互联网平台等方式投诉。市场监督管理局会依据相关法规处理。 如果之前与经营者达成了仲裁协议,可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不过仲裁需要事先有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并且要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申请。 若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还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判决来保障自身权益。 在赔偿方面,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消费者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向生产者或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相关概念: 首负责任制:就是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要先行赔付,不能推诿责任。不管最终责任在生产者还是经营者,都得先给消费者赔偿,之后再内部追偿。 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书面协议,是仲裁机构受理案件的前提。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