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拆迁中常见的“糖衣炮弹”形式都有哪些?

最近遇到拆迁相关事宜,担心自己被套路。想了解拆迁方通常会用哪些看似诱人实则有问题的手段,也就是常见的‘糖衣炮弹’形式,好提前做好应对,避免自身权益受损。
展开 view-more
  • #拆迁陷阱
  • #糖衣炮弹
  • #拆迁协议
  • #拆迁维权
  • #拆迁手段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拆迁过程中,拆迁方可能会使用多种“糖衣炮弹”手段,被拆迁人需保持警惕。 首先是口头许诺签“空白协议”。拆迁方以高价码等诱人的口头承诺,吸引被拆迁人签订“空白协议”。所谓“空白协议”,就是协议里很多关键内容,比如补偿金额、补偿方式、安置地点等都没有填写。一旦签了这种协议,拆迁方可能随意填写内容,损害被拆迁人利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拆迁补偿协议应该明确具体的补偿安置内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中就强调了补偿协议应包含的重要事项,这种空白协议显然不符合规定。 其次是“蝇头小利”以小搏大。拆迁方可能会给一些看似实惠的小利益,像提前发放一点小额补贴,或者承诺一些小的生活便利,让被拆迁人放松警惕,在不合理的拆迁条件下签字。实际上这些小利和应得的合理补偿相比微不足道。 再者是与无实权的主体签协议。有些拆迁方安排被拆迁人与没有实际决策权和履行能力的公司等签订协议。这意味着就算签了协议,后续如果出现问题,被拆迁人很难找到真正负责的主体来保障自己权益。法律规定拆迁活动要有明确的责任主体,这种与无实权主体签协议的做法,会让被拆迁人的权益处于不确定状态。 还有对补偿事项含糊其辞。拆迁方在和被拆迁人沟通时,对于补偿金额、计算方式、安置房屋的具体情况等重要补偿事项不明确说明,只是用一些模糊的表述敷衍。等被拆迁人签了协议,才发现和预期相差甚远。 另外,刻意规避拆迁方的责任。在协议中,拆迁方可能会设置一些条款,将本应由他们承担的责任进行转移或者弱化,比如对于房屋交付时间、质量问题等责任不明确,导致被拆迁人权益难以保障。 最后是收走协议原件不归还。拆迁方以各种理由收走被拆迁人签订的协议原件,导致被拆迁人手里没有协议凭证。万一之后拆迁方不履行协议内容,被拆迁人在维权时会因为缺乏关键证据而陷入困境。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