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取得构成要件有什么口诀吗?

我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对善意取得这部分特别感兴趣。但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好多,记起来特别费劲。想问问有没有什么口诀能帮助我快速记住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呀?这样能让我的学习轻松点。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人将其受托占有的他人的财物转让给第三人的,如受让人在取得该财物时系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取得该物的所有权,原权利人丧失所有权。


善意取得需要满足一定的构成要件,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口诀来记忆:“善、付、登(交)、权、合”。下面为你详细解释这些构成要件以及所依据的法律条文。


“善”即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这里的“善意”通俗来讲,就是受让人在交易时不知道转让人没有处分权,而且没有重大过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规定,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是善意取得的重要条件之一。比如说,甲把从乙那里借来的电脑卖给丙,丙在购买时并不知道这台电脑是甲借来的,而且甲还拿出了一些足以让丙相信电脑是他自己的凭证,这种情况下丙就可能被认定为善意。


“付”指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也就是说,受让人取得财产时支付了合理的对价。《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也明确提到了这一点。如果转让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就可能不符合善意取得的条件。比如一台市场价值5000元的手机,转让人以500元的价格卖给受让人,这种不合理的低价就可能让人怀疑受让人是否善意。


“登(交)”表示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对于不动产,如房屋,需要办理过户登记手续;对于动产,如车辆,需要完成交付。《民法典》规定了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这是物权变动的公示原则,只有完成了相应的登记或交付,才能保障受让人的合法权益。


“权”是指转让人无处分权。如果转让人本身就有处分权,那就不存在善意取得的问题了。比如甲将自己合法拥有的物品卖给乙,这是正常的交易,不涉及善意取得。


“合”意味着转让合同合法有效。转让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如果合同本身存在无效的情形,如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就不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股权善意取得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我最近对股权方面的知识比较关注,尤其是股权善意取得这一块。我想知道在实际的商业活动或者公司运营中,到底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构成股权的善意取得呢?希望能了解具体的法律规定和要求,好让我有更清晰的认知。

善意取得为什么是原始取得?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对善意取得和原始取得这两个概念有点混淆。不太明白为什么善意取得会被归类为原始取得,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和区别呢?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释。

股权善意取得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我最近在研究公司股权相关问题,对股权善意取得这方面不太明白。我想知道在实际的商业活动中,如果涉及到股权的交易,到底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构成股权善意取得,希望能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规定。

善意取得的出让人和受让人分别是什么意思?

我在了解善意取得相关法律知识时,对其中出让人和受让人的概念不太明白。想知道在善意取得这个法律情形下,出让人和受让人具体指的是谁,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和在法律上的意义,希望能得到清晰的解释。

善意取得是否属于合法占有?

我在交易中得到了一件物品,有人说我这可能是善意取得,但我不太确定善意取得算不算是合法占有。我担心自己的占有状态不合法,以后会有麻烦。想了解下从法律角度看,善意取得到底是不是合法占有呢?

善意取得和留置有什么区别?

我在处理一些财物问题时,遇到了善意取得和留置这两个概念。不太清楚它们到底有啥不同,比如在适用场景、构成条件这些方面。想了解一下它们之间具体的区别,以便我能正确判断自己遇到的情况该怎么处理。

不动产抵押权善意取得是怎样的呢?

最近在处理房产抵押相关事务时,遇到了关于不动产抵押权善意取得的问题。不太清楚具体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构成善意取得,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具体是怎么认定的。希望能得到详细且通俗易懂的解释。

善意取得制度是否适用于不动产?

我最近在考虑买套二手房,朋友提醒我要注意善意取得制度。我不太明白,这个善意取得制度到底适不用于不动产呢?我担心自己万一不小心陷入什么法律纠纷,所以想了解清楚,在购买不动产过程中,善意取得制度会怎么影响我。

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我最近在二手市场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卖家说是他自己用的,但后来发现这台电脑其实是别人遗失的。现在我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购买赃物而惹上麻烦。想了解一下,在什么情况下,我作为买家可以合法取得这台电脑的所有权?

占有改定公示的要件有哪些

我最近在学习一些法律知识,对占有改定公示的要件这部分内容不太理解。就比如说在动产交易场景下,到底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算是完成了占有改定公示呢?我想详细了解一下占有改定公示具体需要具备哪些要件。

民法典对房屋善意取得有哪些规定?

我想买套房子,听说有善意取得这回事。我不太清楚在买房子的时候,民法典里关于善意取得是怎么规定的,要是不小心买了有问题的房子,会不会受影响啊?我就想了解下相关规定,让自己买房更安心。

民法典对善意取得有哪些法律规定?

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了别人可能无权处分的东西,现在东西的原主人找来了,说要我归还。我想了解下民法典里关于善意取得是怎么规定的,我这种情况能不能算善意取得,不用归还东西呢?

怎样才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我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对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这一块不太明白。想知道在实际生活中,具体满足哪些条件、出现什么样的行为,才会被认定构成这个罪名呢?希望能有个详细易懂的解释。

占有改定公示需要具备哪些要件?

我最近在研究一些物权相关的法律知识,对占有改定公示的要件不太明白。就比如说在动产交易里,怎么就算符合占有改定公示的条件了呢?想具体了解下占有改定公示都有啥要件,这些要件具体是怎么规定和发挥作用的 。

如何认定善意取得抵押权?

我最近涉及到一些抵押相关的事务,不太清楚怎样的情况才算善意取得抵押权。比如说,在实际交易中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认定呢?不同类型抵押物的认定标准会不会有区别?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我最近对法律知识挺感兴趣的,尤其是诈骗罪这一块。我想具体了解下,到底具备哪些条件才会被认定为构成诈骗罪呢?是有什么行为标准,还是对实施诈骗的人有特定要求,又或者和被骗取的财物数额有关?希望能详细说说。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我最近对法律知识挺感兴趣的,尤其想弄清楚诈骗罪这一块。想知道到底满足哪些条件才会被认定为构成诈骗罪呀?是从行为、动机,还是其他方面判断呢?希望能有人详细说说,好让我能明白其中的关键要点。

遗失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我在生活中遇到了关于遗失物归属的问题。比如有人捡到遗失物后又卖给了其他人,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买的人能不能通过善意取得获得该遗失物的所有权,具体的法律规定又是怎样的呢?

债权转让适用善意取得吗

我在处理一些经济事务中涉及到了债权转让方面的问题。对债权转让能不能适用善意取得不太清楚。我想了解从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角度看,债权转让到底能不能用善意取得这个规则,要是不能又是为啥,要是能又得满足什么条件。

构成盗窃罪需要符合哪些条件,又有哪些相关法律规定?

我最近对法律知识比较感兴趣,尤其想了解盗窃罪这一块。想知道到底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会被认定为盗窃罪,在法律上对于盗窃罪都有哪些具体的规定呢?希望能得到详细且易懂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