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取得的出让人和受让人分别是什么意思?

我在了解善意取得相关法律知识时,对其中出让人和受让人的概念不太明白。想知道在善意取得这个法律情形下,出让人和受让人具体指的是谁,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和在法律上的意义,希望能得到清晰的解释。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法律中,善意取得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出让人和受让人这两个角色。下面来分别解释一下他们的含义。


首先说善意取得中的出让人。出让人指的是将财产转让给他人的一方。在善意取得的场景里,这个出让人通常对所转让的财产没有处分权。简单来讲,就是他没有权利把这个东西卖给别人,但他却这么做了。比如甲把从乙那里借来的电脑卖给了丙,这里的甲就是出让人,他对这台电脑没有所有权,没有权利出售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这就表明了出让人在没有处分权的情况下转让财产的行为,是会受到法律约束的。


然后是善意取得中的受让人。受让人就是接受财产转让的一方。要构成善意取得中的受让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一是受让人在受让该财产时是善意的,也就是说他不知道,也不应该知道出让人没有处分权。还是拿上面的例子,丙在买电脑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这台电脑是甲借来的,他以为甲是有权出售的,那么丙就是善意的。二是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不能是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买,不然就可能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三是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只有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受让人才能依据善意取得制度取得财产的所有权。《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也规定了,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上述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综上所述,在善意取得里,出让人一般是无处分权的转让者,而受让人则是符合特定条件从而能依法取得财产所有权的接收者。他们在善意取得制度中有着不同的法律地位和意义。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善意取得为什么是原始取得?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对善意取得和原始取得这两个概念有点混淆。不太明白为什么善意取得会被归类为原始取得,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和区别呢?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释。

善意取得和留置有什么区别?

我在处理一些财物问题时,遇到了善意取得和留置这两个概念。不太清楚它们到底有啥不同,比如在适用场景、构成条件这些方面。想了解一下它们之间具体的区别,以便我能正确判断自己遇到的情况该怎么处理。

股权善意取得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我最近在研究公司股权相关问题,对股权善意取得这方面不太明白。我想知道在实际的商业活动中,如果涉及到股权的交易,到底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构成股权善意取得,希望能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规定。

股权善意取得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我最近对股权方面的知识比较关注,尤其是股权善意取得这一块。我想知道在实际的商业活动或者公司运营中,到底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构成股权的善意取得呢?希望能了解具体的法律规定和要求,好让我有更清晰的认知。

债权转让适用善意取得吗

我在处理一些经济事务中涉及到了债权转让方面的问题。对债权转让能不能适用善意取得不太清楚。我想了解从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角度看,债权转让到底能不能用善意取得这个规则,要是不能又是为啥,要是能又得满足什么条件。

遗失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我在生活中遇到了关于遗失物归属的问题。比如有人捡到遗失物后又卖给了其他人,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买的人能不能通过善意取得获得该遗失物的所有权,具体的法律规定又是怎样的呢?

让与担保有哪些法律规定?

我在商业交易中接触到了让与担保这个概念,但不太清楚它在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比如它的成立条件、效力如何判定,在实际操作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法律点等。希望能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以便在交易中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

表见代理与无权处分的区别是什么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对表见代理和无权处分这两个概念有些混淆。不太清楚在实际情况中,怎么去区分它们。想了解一下这两者到底有哪些区别,是从构成要件,还是从法律后果等方面来区分呢?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留置权可以善意取得吗

我在处理一些经济事务时,涉及到了留置权和善意取得相关的问题。我不太清楚在实际情况中,留置权能不能善意取得。比如要是遇到债务人交付的动产可能存在问题,但债权人并不知情的状况,债权人是否能对该动产行使留置权呢?就想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规定。

如何认定善意取得抵押权?

我最近涉及到一些抵押相关的事务,不太清楚怎样的情况才算善意取得抵押权。比如说,在实际交易中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认定呢?不同类型抵押物的认定标准会不会有区别?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指示交付和占有改定交付有区别吗?

我最近在研究一些法律知识,看到了指示交付和占有改定交付这两个概念。不太清楚它们之间到底有啥不一样。想具体了解一下在实际的交易场景中,这两种交付方式是怎么体现出区别的,以及它们对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都有哪些不同影响。

民法典对善意取得有哪些法律规定?

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了别人可能无权处分的东西,现在东西的原主人找来了,说要我归还。我想了解下民法典里关于善意取得是怎么规定的,我这种情况能不能算善意取得,不用归还东西呢?

善意取得制度是否适用于不动产?

我最近在考虑买套二手房,朋友提醒我要注意善意取得制度。我不太明白,这个善意取得制度到底适不用于不动产呢?我担心自己万一不小心陷入什么法律纠纷,所以想了解清楚,在购买不动产过程中,善意取得制度会怎么影响我。

动产物权的交付方式都有什么

我最近在研究一些法律相关的东西,对动产物权交付这块不太明白。想具体了解下动产物权的交付方式都有哪些。因为感觉这方面知识挺复杂的,涉及很多细节,所以希望能有人详细讲讲,每种交付方式具体是怎么回事,在实际情况中又该怎么运用。

不动产抵押权善意取得是怎样的呢?

最近在处理房产抵押相关事务时,遇到了关于不动产抵押权善意取得的问题。不太清楚具体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构成善意取得,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具体是怎么认定的。希望能得到详细且通俗易懂的解释。

留置权能善意取得吗

我在处理一些经济事务中,涉及到留置权相关问题。不太清楚在实际情况里,如果债权人不知道债务人对交付的动产没有处分权,这种情况下债权人能不能取得留置权呢?想具体了解下留置权到底能不能善意取得。

什么是质权人和出质人?

我最近在研究一些法律文件,里面经常提到质权人和出质人,但我不太理解这两个概念。想知道在实际的经济活动或者法律场景中,到底什么样的人算是质权人,什么样的人又算是出质人呢?希望能有个通俗易懂的解释。

民法中主体和客体分别是什么?

我在学习民法的时候,对主体和客体这两个概念特别困惑。不太清楚在民法里主体和客体到底是啥意思,它们具体指的是哪些东西,在实际的民事法律关系中有啥作用。想请懂行的人给解释解释。

无权代理是否会造成善意取得?

我在和别人交易的时候,对方是没有代理权的,可我并不知情,还完成了交易。我想知道这种无权代理的情况会不会让我构成善意取得呢?我挺担心交易的效力问题,也不清楚自己的权益能不能得到保障,希望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留置权能善意取得吗?

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留置了别人委托我保管的物品,后来才知道物品所有权另有其人。我想知道,像我这种情况能不能善意取得留置权呢?不知道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