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在庭后提交超过诉讼时效的时间该怎么处理?
我是原告,最近打了一场官司,庭审都结束了,被告突然提交说诉讼已经超过时效的相关时间信息。我不太懂这该怎么处理,也不清楚法院会怎么对待被告这种庭后提交的情况,想了解下法律上对此是如何规定的。
展开


在法律上,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会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简单来说,如果过了诉讼时效,对方就可能不用履行义务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抗辩事由成立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对于被告在庭后提交超过诉讼时效的时间这种情况,首先,法院会审查被告逾期提交证据的理由是否正当。如果被告有正当理由,比如是因为不可抗力等客观原因导致无法在庭前提交,法院可能会采纳该证据,并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审查。要是被告没有正当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所以,如果被告没有合理理由在庭后提交超过诉讼时效的时间相关证据,法院可能不会采纳该证据。即便法院采纳了,原告也可以积极应对,比如提出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等情形的证据,来反驳被告关于超过诉讼时效的主张。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暂时停止。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