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缴纳基数是按照税前工资还是税后工资?
我不太清楚公积金缴纳基数的计算方式,想知道到底是按照税前工资算,还是税后工资算呢?这关系到我每月公积金的缴纳金额,希望能得到准确的解答。
展开


公积金缴纳基数是按照税前工资来确定的。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来明确几个基本概念。税前工资,就是您在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保和公积金等费用之前所获得的全部工资收入;而税后工资,则是在扣除了这些费用之后实际拿到手的工资。公积金缴纳基数通常是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这里的工资是包含了各种奖金、津贴等在内的税前收入。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这其中明确提到是按照“工资”来确定缴存额,这里的工资一般理解为税前工资。因为在计算公积金缴纳基数时,是在扣除个人所得税和社保费用之前进行统计的。 按照税前工资来确定公积金缴纳基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方面,税前工资更能反映职工的实际劳动报酬水平。它涵盖了职工在工作中应得的全部收入,能够更全面地体现职工的工资状况。另一方面,如果按照税后工资来计算,由于税后工资已经扣除了社保、公积金等费用,会导致公积金缴纳基数降低,进而使职工的公积金缴存金额减少,不利于职工未来住房相关需求的资金积累。所以,公积金缴纳基数是按照税前工资来计算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