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诈骗但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员工会怎么定罪?
公司涉嫌诈骗,部分员工被牵涉其中。这些员工声称自己对公司的诈骗行为并不知情,心里很忐忑,担心自己会被定罪。想了解在这种不知情的情况下,法律上究竟会如何判定员工是否有罪。
展开


在公司诈骗而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员工通常不会被定罪。 从法律概念来讲,犯罪构成需要具备主观方面的故意或过失等要素。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而对于不知情的员工,其主观上没有实施诈骗的故意。 依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对于公司实施诈骗,数额较大的,由于单位不是诈骗罪的主体,将由对公司诈骗行为相关的直接责任人员承担诈骗罪相应的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如果员工确实对公司的诈骗行为不知情且未参与其中,就不符合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不构成诈骗罪。 然而,在实际司法实践中,警方在处理这类案件时,一般会先对涉案人员进行提审。如果涉案情况非常轻微,且能证实员工不知情,通常会直接取保或者无罪释放;只有情况比较严重且还需要进一步侦查的,才会拘留在看守所中继续调查。员工若要证明自己不知情,需要提供足够的证据,比如自己的工作内容与诈骗行为无关的证明材料、不知情的证人证言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