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率是怎么规定的?
我在一家工厂上班,我们生产的产品有成品率的说法。但我不太清楚这个成品率在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是所有行业都一样,还是不同行业有不同标准呢?想了解一下具体的法律规定情况。
展开


成品率是指生产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合格产品的数量占生产产品总数的百分比。简单来说,就是看生产出来的东西有多少是符合要求能正常使用的。 在我国法律中,并没有对成品率作出统一的具体规定。因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特点差异很大,没办法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情况。不过呢,在产品质量方面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这意味着,虽然没有统一的成品率规定,但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满足这些基本的质量要求。对于成品率,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生产情况、行业惯例以及与客户的约定来确定。例如,在一些行业中,企业会与客户签订合同,明确规定产品的成品率标准,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企业可能要承担违约责任。同时,行业协会也可能会制定一些行业规范和标准,对成品率提出建议性的要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