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伤了医保可以报销多少?


在我国,摔伤后的医保报销情况需要根据不同的医保类型以及具体情形来确定。 首先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般来说,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的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都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报销。对于摔伤后的门诊费用,如果在医保的报销范围内,会按照当地规定的报销比例进行报销,这个比例通常在50% - 70%左右,不过可能会有起付线和报销限额的限制。起付线就是费用达到一定金额后才开始报销,比如有些地方门诊起付线是100元,只有超过100元的部分才会按比例报销。报销限额则是最多能报销的金额,例如一年门诊报销限额为2000元。 如果是摔伤后需要住院治疗,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相对门诊会高一些,一般在60% - 90%不等。同样也有起付线和报销限额。起付线根据医院的等级不同而有所差异,一级医院起付线可能较低,比如100 - 300元;二级医院可能在300 - 500元;三级医院起付线相对较高,可能在500 - 1000元。报销限额也比较高,有些地区一年的住院报销限额能达到20 - 30万元。这些规定依据《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条例》等相关法规。 其次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医保的报销政策总体上比城乡居民医保更优惠。门诊费用报销比例一般在70% - 90%,也有起付线和报销限额的设定。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通常能达到80% - 95%,起付线和报销限额也有相应规定。根据《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职工医保的报销范围涵盖了符合医保目录的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费用。 此外,如果摔伤是由于第三人侵权导致的,根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相关规定,应该由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医保一般不予报销。但如果找不到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无法承担全部费用,在经过相关部门核实后,医保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先行支付,然后医保部门有权向侵权人进行追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