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税和维修基金如何计算?


契税和维修基金是在房产交易过程中常见的两项费用,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它们的计算方式。 契税是指不动产(土地、房屋)产权发生转移变动时,就当事人所订契约按产价的一定比例向新业主(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次性税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规定,契税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契税的具体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税率幅度内提出,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不过,在实际执行中,各地可能会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例如,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暂不实施该项契税优惠政策)。契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计税依据 × 税率,其中计税依据一般是房屋的成交价格。 维修基金,也称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指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的资金。根据《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商品住宅的业主、非住宅的业主按照所拥有物业的建筑面积交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交存首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数额为当地住宅建筑安装工程每平方米造价的5%至8%。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区情况,合理确定、公布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交存首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数额,并适时调整。其计算公式为:维修基金 = 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交存额 × 建筑面积。 总之,契税和维修基金的计算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计算方法,但具体数额会因地区政策、房屋情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实际缴纳时,您可以向当地的税务部门和房地产管理部门咨询具体的计算标准和缴纳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