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视同缴费指数是怎么算的?
我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听说有视同缴费指数这个说法,不太明白它是怎么算的。这对我以后的养老金待遇肯定有影响,所以很想弄清楚。想问下这个视同缴费指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呢?
展开


视同缴费指数是指在实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之前,职工按照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可以视同缴费年限,而视同缴费指数就是用来衡量这部分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水平的一个指标。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视同缴费指数的计算方法较为复杂,且各地政策可能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会根据退休时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等因素来确定。例如,一些地区会制定不同职务职级对应的视同缴费指数表,退休人员根据自己退休时的职务职级直接查找对应的指数。 依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机关事业单位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员(即“中人”),其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的工作年限作为视同缴费年限,要按照规定计算视同缴费指数。 在计算养老金时,基础养老金部分会用到视同缴费指数。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 1%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这里的平均缴费指数就包含了视同缴费指数。所以,视同缴费指数对于事业单位“中人”的养老金待遇计算有着重要影响。如果想了解具体的计算方法,建议咨询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