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认继承权?


确认继承权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和需要注意的方面: 首先是遗嘱继承。自然人在有法定行为能力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遗嘱可以指定一位或几位有法定继承资格的亲属继承,也可以将财产捐赠给国家、社会共同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人士。只要遗嘱是合法有效的,就按照遗嘱来确认继承权益。比如老人在遗嘱里明确写了房子给大儿子,存款给小女儿,那么就按这个遗嘱执行。《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 其次是遗赠抚养协议。被继承人可以和不属于法定继承人范畴的组织或者个人签署遗赠抚养协议。签协议的一方负责履行被继承人生老病死的义务,同时获得被继承人所留遗产的受遗赠权利。有遗赠抚养协议的,就按协议约定确认继承权并依法执行。 最后是法定继承。在既没有遗嘱也没有遗赠抚养协议的情况下,就要依照法定继承顺序来确认继承权。《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这里要注意,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另外,在遗产分配上也有特殊规定。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同时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要给予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却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不分或者少分。 相关概念: 法定继承: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人顺序、遗产分配原则的一种继承方式,在没有遗嘱时发生法律效力,也叫无遗嘱继承,因法定继承人限于被继承人亲属,也称为家庭继承。 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通过合法遗嘱指定继承人来继承自己财产的一种继承方式 。 遗赠抚养协议:被继承人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个人签订的,由该组织或个人承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义务,从而获得受遗赠权利的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