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干部有犯罪记录会怎样处理?
我是一名央企干部,最近担心自己之前有过犯罪记录会对工作有影响。想知道在法律层面和企业规定上,有犯罪记录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企业一般会采取什么措施,对个人职业发展又有哪些影响。
展开


当央企干部有犯罪记录时,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处理情况。 从法律层面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六项规定,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里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包括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的、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包括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三十二条免予刑事处分的。也就是说,一旦央企干部被认定有犯罪记录且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央企从法律上是有权利解除与该干部的劳动合同的。 从央企自身的管理规定来讲,央企通常有严格的内部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干部作为企业的重要管理人员,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和信誉。有犯罪记录的干部,可能违反了企业的廉洁、诚信等相关规定。企业一般会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严重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估。如果犯罪行为与职务相关,如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企业很可能会严肃处理,包括解除劳动合同、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等。即使犯罪行为与职务无关,企业也可能会考虑对干部进行岗位调整、降职等处理,以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形象。 对于个人职业发展而言,有犯罪记录无疑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企业内部,晋升机会基本会丧失,因为企业在选拔干部时会对品德和信誉有严格要求。在外部就业市场,其他企业也会对有犯罪记录的人员持谨慎态度,再就业会面临很大困难。同时,在一些行业和领域,有犯罪记录可能会被限制从业资格。所以,央企干部一旦有犯罪记录,无论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外部,职业发展都会受到极大的阻碍。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