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款人头费该如何分配?


拆迁款人头费的分配并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常见的分配方式和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常见分配方式**: - **均分**:将人头费按照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数量平均分配。例如,一个家庭有5口人符合拆迁补偿条件,总人头费为50万元,那么每人可分得10万元。这种方式体现了公平性,保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获得基本的搬迁补偿。 - **按资格调整分配**:有些地方会根据家庭成员的资格或身份来调整人头费的分配。比如,考虑年龄因素,对老年人或未成年人给予适当多的份额,因为老年人可能生活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更多经济保障;未成年人还在成长阶段,未来生活、教育等方面也需要资金支持。再如,对于有残疾等特殊情况的家庭成员,也会给予更多关注和补偿,以保障他们的生活质量。 - **协商分配**:家庭成员之间通过协商确定人头费的分配方式。这种方式比较灵活,成年人之间可能会根据各自的贡献和需求进行分配。例如,某个家庭成员在拆迁过程中为协调各方关系、办理相关手续等付出了较多精力,其他家庭成员可能会考虑给予其适当多的份额。 **法律依据及相关因素考量**: - **相关法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以及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等。虽然该条例没有明确规定人头费的分配方式,但为拆迁补偿提供了总体的法律框架。 - **家庭人口状况**:部分地区的拆迁补偿会考虑家庭人口状况,如家庭人数、有无未成年子女等。家庭人口多的情况下,可能会在人头费分配上有相应的倾斜政策,以保障每个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 **宅基地使用权**:依据《土地管理法》,农村村民一户仅能持有一处宅基地,且面积不得超出当地政府规定。在一些农村房屋拆迁中,人头费可能与宅基地使用权相关,因为这涉及到村民的居住权益。例如,如果一个家庭的宅基地面积较大,在拆迁时可能会获得相对较多的人头费补偿。 - **安置房选择**:若选择安置房作为补偿,每人将获得一定面积的安置房;若选择货币安置,则按人头发放一定数额的补偿金。 此外,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中,拆迁款人头费的分配也有所不同。如果被拆迁房屋是夫妻共同财产,则拆迁补偿款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如果婚前为夫妻一方所有的房屋,婚后所得拆迁补偿款及婚后又用于购买房屋的,原则上属于原房屋所有权人的个人财产,但如果拆迁款中包括了对家庭人口的补偿等,配偶方应享有一定的份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