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纠纷患者该如何处理?
我前不久在医院看病,治疗后效果和医生说的差距很大,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我怀疑这是医疗事故。我想知道在这种发生医疗纠纷的情况下,我作为患者应该怎么处理呢?
展开


当发生医疗纠纷时,患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处理。 首先,协商解决是较为常见的方式。患者可以与医疗机构直接进行沟通协商。在协商过程中,患者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意见,双方尝试就争议的问题达成一致解决方案。这种方式比较灵活、便捷,能节省时间和精力。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医患双方选择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应当在专门场所协商,不得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协商解决达成一致的,应当签署书面和解协议书。 其次,如果协商不成,患者可以申请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一个中立的第三方机构,他们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实情况,对医患双方进行调解。人民调解具有专业性和公正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依据该条例第三十一条,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由医患双方共同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一方申请调解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征得另一方同意后进行调解。 再者,患者也可以向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提出行政调解的申请。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会对医疗纠纷进行调查和处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解。不过,行政调解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定。按照条例第三十八条,医疗纠纷行政调解由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 最后,如果上述方式都无法解决纠纷,患者还可以通过诉讼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患者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法院会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的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诉讼的程序和规则,为患者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医疗纠纷提供了保障。 总之,患者在面对医疗纠纷时,要冷静理智,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