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医疗纠纷该如何进行鉴定?


牙科医疗纠纷的鉴定是一个较为复杂但有章可循的过程。 首先,关于鉴定机构。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由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 其次,说说鉴定流程。一般是当事人提出鉴定申请,然后司法鉴定机构会在自收到委托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于复杂、疑难或者特殊鉴定事项的委托,可与委托人协商决定受理时间)。决定受理后,会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委托书,接着指定具有该鉴定事项执业资格的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最后完成鉴定并出具报告。 再者,关于鉴定所需材料。通常需要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还有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 然后,讲讲鉴定费用。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的一方支付。鉴定费用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比如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等多种情况。 总之,在处理牙科医疗纠纷鉴定时,要清楚各个环节,依法依规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关概念: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指由负责的医学会组织专家,对医疗事故进行综合判定的过程。 司法鉴定机构:是指在诉讼活动中接受委托人鉴定委托,遵循法律规定的方式、方法、步骤以及相关的规则和标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机构。 病历资料:包含了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各种记录,是鉴定医疗纠纷时重要的参考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