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租赁合同是否正确该如何判断?

我签了一份租赁合同,但是心里没底,不知道这份合同正不正确。我不太懂法律方面的知识,也不知道合同里的条款合不合法,会不会有什么陷阱。我就想知道,判断一份租赁合同正不正确的标准是什么呢?
展开 view-more
  • #租赁合同
  • #合同效力
  • #合同主体
  • #真实意思
  • #法律规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判断一份租赁合同是否正确,也就是判断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首先,从合同主体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租赁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应当具有签订合同的资格和能力。比如,成年人一般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签订合同;而未成年人如果签订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租赁合同,可能需要其法定代理人追认才有效。如果一方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应当在其经营范围内签订合同,并且代表法人或其他组织签订合同的人要有相应的授权。 其次,合同的内容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民法典》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比如,房东故意隐瞒房屋存在重大质量问题而与租客签订租赁合同,租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了合同,这种合同就可能因为不是租客的真实意思表示而被撤销。 再者,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例如,租赁合同约定的租赁用途是从事违法活动,那么这份合同就是无效的。同时,合同内容也要符合公平原则,不能存在显失公平的条款。如果合同中有免除一方主要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这些条款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另外,合同的形式也可能影响其效力。虽然《民法典》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但对于一些特殊的租赁合同,法律可能要求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比如,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无法确定租赁期限的,视为不定期租赁。 总之,判断一份租赁合同是否正确,需要综合考虑合同主体、意思表示、内容、形式等多方面的因素。如果对租赁合同的效力存在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