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领取代扣代缴如何操作?


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当职工领取企业年金时,涉及到代扣代缴的操作问题。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具体的操作办法。 首先,了解代扣代缴的含义。代扣代缴是指支付款项的单位或个人,按照税法规定,从支付给纳税人的收入中直接扣除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给税务机关的一种方式。在企业年金领取场景中,通常由企业年金托管人来履行代扣代缴义务。 从流程上来说,当职工符合企业年金领取条件,如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等,向企业或年金管理机构提出领取申请后,年金托管人会根据相关规定计算应纳税额。 关于应纳税额的计算,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规定,个人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领取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符合规定的,不并入综合所得,全额单独计算应纳税款。其中按月领取的,适用月度税率表计算纳税;按季领取的,平均分摊计入各月,按每月领取额适用月度税率表计算纳税;按年领取的,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举个例子,如果职工小李按月领取企业年金1000元,查找月度税率表,对应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那么当月应纳税额就是1000×3% - 0 = 30元。 年金托管人在计算出应纳税额后,会从职工领取的企业年金中直接扣除相应税款,并在规定的纳税申报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代扣代缴申报和缴纳税款手续。一般来说,企业年金托管人需要报送《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等相关资料,如实申报职工领取企业年金的情况以及代扣代缴的税款金额。 对于职工而言,要关注自己企业年金的领取情况和纳税情况。可以通过企业年金账户查询系统、相关管理机构提供的信息等,了解自己实际领取的金额和代扣代缴的税款金额是否准确。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与企业、年金管理机构或税务机关沟通解决。 总之,企业年金领取的代扣代缴操作是有明确规定和流程的,无论是企业年金托管人还是领取企业年金的职工,都应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操作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