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制试块留置方案?


试块留置方案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非常关键,它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检验混凝土、砂浆等材料的质量,按照一定规则留置试块的计划安排。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编制试块留置方案的方法: 首先,明确编制依据。依据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标准、规范以及设计文件。比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 2015)、《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70 - 2019)等。这些规范详细规定了试块留置的数量、频率、养护条件等要求,是编制方案的重要参考。 其次,确定工程概况。方案里要写清楚工程的名称、地点、规模、结构类型等基本信息。例如,工程是住宅还是商业建筑,是框架结构还是剪力墙结构等。因为不同类型的工程,试块留置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然后,规划试块留置的范围和数量。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哪些部位需要留置试块,以及每个部位留置的数量。以混凝土试块为例,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等。对于砂浆试块,同一类型、强度等级的砂浆试块,应不少于3组。 再者,安排试块的制作和养护。明确试块制作的人员、方法和设备。制作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按照规范操作。试块制作完成后,要进行标准养护或同条件养护。标准养护是指试块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同条件养护是指试块的养护条件与现场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条件相同。 最后,制定试块的送检计划。确定试块送检的时间、地点和检测机构。试块达到规定的龄期后,要及时送往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将作为评定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 总之,编制试块留置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