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纠纷中如何维护自身利益?


在医患纠纷中,患者及其家属想要维护自身利益,可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医患纠纷的概念。医患纠纷就是在医疗过程中,患者和医疗机构或者医务人员之间产生的矛盾和争议。 当发生医患纠纷时,双方可以先尝试自行协商。这是一种相对温和的解决方式,双方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把问题说清楚,看看能否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医患双方选择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应当在专门场所协商,不得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医患双方人数较多的,应当推举代表进行协商,每方代表人数不超过5人。 如果协商不成,也可以申请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会安排专业的调解员来了解事情的经过和双方的诉求,然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进行调解。《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由医患双方共同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一方申请调解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征得另一方同意后进行调解。 除了协商和调解,还可以通过行政调解的方式,向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提出处理申请。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会依据职权和相关规定,对纠纷进行调查和处理。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八条,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受理医疗纠纷处理申请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交有关病历资料、书面陈述及答辩意见。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医疗机构提交的资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处理情况书面告知申请人。 若以上途径都行不通,还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一种较为正式和严肃的解决方式,需要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起诉的条件和程序,患者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如病历、诊断证明、费用清单等,来支持自己的诉求。 此外,在整个过程中,患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证据,这对维护自身利益至关重要。证据可以包括病历资料、检查报告、收费凭证、医患沟通记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