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医患纠纷该怎么办?


当面对医患纠纷时,有多种解决途径可供选择。首先,双方可以自行协商解决。这是最直接的方式,医患双方直接面对面沟通,就争议问题进行协商,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协商解决的好处在于快速、灵活,能节省时间和精力。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医患双方选择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应当在专门场所协商,不得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协商解决时,双方应当文明、理性表达意见和要求,不得有违法行为。 如果协商不成,还可以申请人民调解。人民调解是一种第三方调解机制,由人民调解委员会介入,根据医患双方的陈述和相关证据,依据法律法规和医学常识,提出调解方案。人民调解具有专业性和中立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调解结果的公平公正。《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由医患双方共同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一方申请调解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征得另一方同意后进行调解。 若人民调解也无法解决纠纷,还可以通过行政调解解决。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对医疗纠纷进行调解。行政调解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能够利用行政资源推动纠纷的解决。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八条,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解。需要鉴定的,鉴定时间不计入调解期限。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调解期限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医患双方可以约定延长调解期限。超过调解期限未达成调解协议的,视为调解不成。 最后,如果以上途径都无法解决纠纷,患者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患者需要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供相关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诉讼的程序和规则,为患者提供了司法保障。总之,面对医患纠纷,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途径,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