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赡养协议怎么撤销?


公证赡养协议是可以撤销的,但必须要满足法定的条件才行。 首先,来说说哪些情况下能撤销。如果在签订协议的时候,双方存在重大误解,就是对协议里的重要内容理解错了,那行为人有权请求撤销。比如本来以为协议里约定的赡养方式是自己照顾老人生活起居,结果后来发现理解错了,这就是重大误解。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要是一方用欺骗手段,让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了协议,受欺诈方可以请求撤销。像故意隐瞒重要事实,诱使对方签协议,这就属于欺诈,按照《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还有,如果一方或者第三人用威胁、恐吓等不正当方式,让对方违背真实意愿签协议,受胁迫方也能请求撤销,这是《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的内容。 另外,如果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却不履行,或者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也可以撤销赠与。依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然后,说说撤销的途径。当出现上述这些可撤销的情形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在选择的时候,要考虑效率、成本以及自己手里的证据充不充分等因素。要是情况比较紧急,或者涉及到较大的利益,一般建议直接向法院申请撤销。 相关概念: 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 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 胁迫:指为达到非法的目的,采用某种方法造成他人精神上的巨大压力或直接对他人肉体施加暴力强制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