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对医疗鉴定结论不服该如何解决?
做了医疗鉴定,但结果不太符合自己预期,心里很疑惑。想知道要是对这个鉴定结论不服,具体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来解决呢?是重新申请鉴定,还是有其他途径 ,希望能了解详细的解决办法。
展开


如果当事人对医疗鉴定结论不服,是有相应解决办法的。 首先要知道,医疗鉴定对于判断医疗行为是否存在问题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它是专业的鉴定机构依据医学知识和相关标准,对医疗过程、结果等进行评估后给出的结论。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申请后,也有相应的处理流程,依据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另外,在司法鉴定中,每一份鉴定报告书上均有鉴定人员的签名,如果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服,均可申请鉴定人员出庭接受质证。通过这种严谨的司法审查程序,有助于让法院作出公正的判决。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还有一些原则需要遵循。比如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偏袒任何一方;根据医学原理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操作;保证医患双方都能得到平等的待遇,并且在执行政策规定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具体情况的差异性。 总之,当事人若对医疗鉴定结论不服,不要慌张,按照法律规定的途径和要求来处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概念: 医疗鉴定:是指由专业的鉴定机构和人员,依据医学知识、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对医疗行为、医疗结果、医疗纠纷等进行分析、评估和判断,并得出结论的活动。 卫生行政部门:是指各级政府中负责医疗卫生行政管理工作的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卫生政策、监管医疗卫生机构等职责。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