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院长监督程序该如何启动?
我涉及一个案子,感觉判决可能存在问题。听说法院院长有监督程序,可我不知道这个监督程序是怎么启动的。是院长自己发现问题就能启动,还是需要当事人申请呢?启动的具体步骤和条件是什么呀?
展开


法院院长监督程序是确保司法公正的重要机制。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其启动方式。 首先,我们来了解法院院长监督程序的含义。它是指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依照法律规定所进行的监督活动。简单来说,就是院长发现判决等有问题时,可以通过一定程序让案件重新审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这是法院院长启动监督程序的法律依据。 启动该程序,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院长主动发现。在日常工作中,院长可能通过多种渠道发现已生效裁判存在错误,比如在检查案件质量、听取汇报等过程中察觉问题。一旦院长认为有必要再审,就要提交审判委员会进行讨论。审判委员会会根据具体情况,对案件是否再审作出决定。 二是当事人申请也可能引发院长的监督。当事人如果认为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有错误,可以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法院在审查申请的过程中,如果院长发现案件可能存在问题,也会启动监督程序,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 总之,法院院长监督程序的启动主要是院长主动发现问题并提交审判委员会,或者因当事人申请而引发院长的关注和审查,最终由审判委员会决定是否再审。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