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不太明白‘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纠纷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别人提到这个说法,想知道它在法律上到底是怎么规定的,它对我们普通人处理事情有什么实际的指导意义呢?
展开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是一种重要的法治理念,它强调法律应坚定地维护合法权益,不让不法行为得逞。这一理念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和权威性。从法律层面来看,它与正当防卫制度紧密相关。 正当防卫是指,当我们面临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时,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给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这一规定其实就是“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理念的具体体现。它鼓励公民在面对不法侵害时,勇敢地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不是选择退缩。因为如果法律不支持这种正当的防卫行为,那么不法行为就可能会更加猖獗,社会的公平正义也就无法得到保障。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让我们知道,在法律的框架内,我们有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面对不法侵害时不用害怕。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行使正当防卫权利的时候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比如,小偷只是来偷一点小钱,我们不能把小偷打成重伤,否则就可能会构成防卫过当,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