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故意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我在处理一些法律相关的事情时,经常看到‘主观故意’这个词,但不太明白它具体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在法律上,主观故意是如何定义和解释的,这对相关案件的判定有什么影响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主观故意是刑法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主观故意指的是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后果等有明确的认识,并且积极追求这种后果的发生,或者虽然不积极追求,但对后果的发生持一种放任的态度。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里就明确了主观故意包含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直接故意。直接故意就是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积极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比如,张三为了报复李四,拿着刀朝李四的要害部位砍去,张三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李四受伤甚至死亡,并且他积极追求李四受伤或死亡这个结果,这就是典型的直接故意。


第二种是间接故意。间接故意是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虽然不是积极希望这种结果发生,但却对这种结果的发生持一种放任的态度。例如,王五为了偷果园里的水果,在果园周围拉上了电网,他知道拉电网可能会导致他人触电受伤甚至死亡,但他为了达到偷水果的目的,对这种可能出现的危害结果采取了不管不顾、放任其发生的态度。如果真的有人触电受伤或死亡,王五的行为就构成间接故意犯罪。


主观故意在法律判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重要依据之一。不同的主观故意内容,会导致犯罪行为的性质和量刑产生很大的差异。比如,直接故意犯罪的主观恶性通常比间接故意犯罪更大,在量刑时可能会相对更重。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主观过错和主观故意有什么区别?

我在处理一个法律纠纷时,涉及到主观过错和主观故意这两个概念。不太清楚它们到底有啥不同,在法律判定和责任承担上会有啥影响,希望懂法律的朋友给讲讲。

刑法中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是怎样的?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对刑法里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概念很模糊。我想知道这两者到底有啥区别,在实际的案件判定中,它们会对结果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呢?希望能得到清晰的解释。

法律中的恶意是什么意思?

我在看一些法律相关的案例时,经常会看到“恶意”这个词,比如恶意串通、恶意占有之类的。但我不太明白在法律里“恶意”具体指的是什么,和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恶意有什么区别呢?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释。

犯罪的主观故意是否比间接故意的量刑重?

我涉及一个法律案件,对犯罪故意这方面不太懂。想知道在法律量刑上,犯罪的主观故意和间接故意是不是主观故意判得更重,想了解这两种故意在量刑上的具体差异。

主观故意和主观过失的区别是什么?

我在了解法律知识时,对主观故意和主观过失这两个概念很困惑。不知道它们在法律上到底有啥不同,比如在犯罪行为里,这两者会导致什么样不同的法律后果呢?想弄清楚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具体应用。

民事法律中的过失和故意是怎样的?

我在处理一个民事纠纷时,不太清楚对方是属于过失行为还是故意行为。想了解下在民事法律里,过失和故意到底是如何界定的,它们会对案件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如何判断故意和过失?

我在处理一些事情时,遇到了关于区分故意和过失的问题。比如在某些行为中,我不太清楚行为人到底是故意为之,还是存在过失。我想了解判断故意和过失的方法和标准,以便能准确地进行区分。

间接故意犯罪是如何界定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最近在研究一些法律案例,对间接故意犯罪这一块不太明白。想具体了解一下在实际生活场景中,怎么判断一个行为是不是间接故意犯罪呢?比如在一些意外事件里,怎么区分是不是存在间接故意犯罪的情况,想知道具体的界定标准和法律规定。

犯罪故意和生活故意有什么区别?

我在生活中做一些事时会带有故意的想法,比如故意不接某个人的电话。但在新闻里看到犯罪行为也有故意这一说法,像故意杀人之类的。我不太明白这两种故意有什么不同,想知道犯罪故意和生活故意在法律上到底有啥区别。

什么是故意伤害罪?

我听说有个词叫故意伤害罪,但不太清楚具体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在法律上,故意伤害罪是如何定义的,什么样的行为会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能给我详细说说吗?

共同犯罪是指什么?什么是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我最近涉及到一个案子,感觉好像和共同犯罪有关。我不太清楚共同犯罪到底是怎么定义的,也不明白‘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具体是什么意思。想了解下法律上对共同犯罪的详细解释,以及在实际情况中是如何判断的。

在民事法律领域故意和过失是否统称为过错?

我在处理一个民事纠纷案件时,涉及到当事人的主观状态,不太清楚在民事法律里,故意和过失是不是都能归到过错这个范畴里,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和解释。

犯罪的主观故意是否比间接故意量刑重?

我遇到个事儿,不太明白法律上的规定。我知道犯罪有主观故意和间接故意,就想了解下,在实际判刑的时候,是不是主观故意犯罪会比间接故意犯罪判得更重啊?这两者量刑到底有啥区别呢?

故意和过失有什么区别?

我在了解法律知识时,对故意和过失这两个概念很困惑。不知道在法律里,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到底怎么区分,它们在判定和量刑上有啥不同,想弄清楚这些概念,希望得到专业解答。

主观上没有故意是否还会被处罚?

我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件事,我不是故意做出某个行为的,但对方说要追究我责任,要处罚我。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如果主观上没有故意,还会不会被处罚呢?我不太懂法律,很担心自己会因此受罚。

侵权责任法中故意是如何确定的?

我最近遇到了一些涉及侵权的事儿,想弄清楚怎么判断对方是不是故意侵权。比如在一些纠纷中,不太明确对方行为时的主观想法,不知道怎样依据法律去界定这种故意行为,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释和指导。

犯罪目的只存在于什么犯罪中?

我想知道犯罪目的到底只存在于哪些犯罪里面。我不太清楚法律上对于犯罪目的和不同犯罪类型的关系是怎么界定的,比如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或者其他类型犯罪,希望能有专业解答。

什么是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司法解释?

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碰到了‘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这样的表述,但不太理解它的准确含义。想了解一下相关的司法解释是什么,在实际法律应用中是如何界定和运用这个概念的,希望能有专业解答。

故意犯罪中的明知该如何认定?

我最近听说了故意犯罪里有‘明知’这个概念,不太理解它到底是啥意思。我想知道在实际的法律判定中,怎样去认定这个‘明知’呢?是有明确的标准,还是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很希望能搞清楚这个问题。

主观罪过中的明知该如何认定?

我在处理一些涉及法律责任的事情时,遇到了关于主观罪过认定的问题。不太清楚法律上对于主观罪过里的‘明知’是怎么判断的。比如在一些案例中,怎么去界定当事人是不是‘明知’相关情况呢?我想了解具体的认定方法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