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否允许代替行使探视权?
我离婚后没有直接抚养孩子,现在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没办法亲自去探视孩子,想让别人代替我行使探视权,不知道法律上允不允许这样做,很担心这样做会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所以想了解清楚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探视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按照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遵循一定的方式和时间,探望子女的权利。它属于身份权的范畴,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而享有的权利。 从法律规定来看,一般是不允许代替行使探视权的。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这里明确了探视权的主体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 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探视权的设立主要是为了保障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亲子关系的维系,这种情感联系具有很强的人身属性。只有父母亲自参与,才能更好地实现探视权的目的,满足子女对父母关爱的需求。 例如,孩子可能更希望见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而不是其他人代替。如果允许随意代替行使探视权,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情感认知和心理健康。 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父母一方患有严重疾病、因不可抗力等原因确实无法亲自行使探视权时,可以通过与对方协商或者向法院申请,看是否能够做出一些妥善的安排,但这并不等同于可以完全由他人代替行使探视权。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