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劳动有报酬吗?
我参加了一些社会劳动,比如给社区做活动布置、帮忙整理资料这些,但是组织方没说给不给报酬。我就想知道从法律角度讲,社会劳动是不是应该有报酬啊?我挺在意这个的,毕竟付出了时间和精力。
展开


在法律层面,社会劳动是否有报酬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要明白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这两个概念。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从用人单位领取劳动报酬和受劳动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也就是说,在正规的劳动关系中,劳动必然是有报酬的。 而劳务关系则是平等主体之间就一方向另一方提供劳务,另一方接受劳务并支付对价而相互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比如个人之间的临时性帮忙干活等。对于劳务关系,报酬支付主要依据双方的约定。如果双方约定了有报酬,那么提供劳务的一方就有权获得相应报酬;如果没有约定,那就可能没有报酬。这就好比你帮邻居搬东西,如果事先说好了有报酬,邻居就应该给你钱;如果没说,那就可能不会有报酬。 另外,还有一些社会劳动属于志愿服务性质。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在志愿服务中,志愿者是不获取报酬的,这是基于公益和奉献的目的。例如参加社区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去养老院做义工等,这些活动本身就是为了服务社会、帮助他人,是没有报酬的。所以,社会劳动是否有报酬要根据具体的劳动性质、双方约定等来确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