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买房但钱是一方出的,房产算一个人的吗


婚后买房,钱由一方出,房产不一定算一个人的,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若属于以下几种情况,房产可认定为一方个人财产:一是婚后一方父母全额出资为子女购置房产,并且产权登记在出资者子女名下,这种情况可看作是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房产属于这一方的个人财产。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相关规定,体现了对父母赠与意愿的尊重。二是夫妻一方用个人财产出资买房,且房产登记在出资人自己名下,同时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购房款来源于个人财产,那么该房产通常认定为出资方个人财产。比如一方用婚前的积蓄,并且保留了清晰的资金流水等证据来证明资金来源。三是夫妻双方在婚前就签署了财产分配协议并进行公证,协议中对婚后房产归属有明确约定,那么婚后买房就按照协议执行。四是另一方自愿声明放弃对该房产的所有权。 其次,若属于以下情况,房产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一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不管是一方还是双方出资购买房屋,只要没有明确的书面约定,即便房产证上只有一方名字,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这是因为在婚姻关系中,夫妻财产存在一定的混同,没有特别约定就按共同财产处理。二是双方父母共同出资购买房屋,无论产权登记在谁名下,一般理解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比例按份共有,除非双方另有约定。三是夫妻一方婚前签订购房合同,用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办理贷款,婚后夫妻双方共同偿还贷款,而房产证上只有支付首付款方的名字,这种情况下离婚时该房产归属由双方协商决定。 相关概念: 个人财产:指夫妻一方在婚前拥有的财产,或者婚后通过特定方式明确为个人所有的财产,像婚前的存款、继承或受赠明确只归一方的财产等。 夫妻共同财产: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包括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投资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继承或受赠未明确只归一方的财产等,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处理权。





